2025/09/06
“孩子们,下课。”“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孩子们,有你们真好。”这是盐湖区魏风小学安邑西街校区二年级一班一堂课结束的场景,教师和学生们在课堂结束后互相礼貌鞠躬、敬礼致谢,呈现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该校自从加入盐湖区魏风小学教育集团两年来,办学环境提质,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称赞,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实施提质增优,重新优化布局,集团化优质办学,推广校车服务,培养一批名校名师,“梦想课堂”助力学生快乐成长……近年来,盐湖区以教育强区建设为抓手,在教育高质量建设中全面发力,积极探索特色办学“新路径”,多元化教育培育学生特长,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教育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我们的学校比以前更漂亮了,有各种活动室,有漂亮的操场,我们一下课就在操场上踢球,打篮球。下午放学时,学校安排老师给我们辅导功课,进行兴趣活动,我每天都很充实。”魏风小学安邑西街校区五年级学生程紫易说。孩子口中的变化是安邑西街小学这所农村学校发展的线月,为了解决盐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盐湖区决定将安邑西街小学纳入魏风教育集团统一管理,成立魏风小学安邑西街校区,采取“六统一”办学模式,即人、财、物统一,课程统一,教研统一,评价统一,真正做到一体化办学、紧密型发展。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从班子成员选拔到教师队伍建设,再到校舍硬件改造,内外焕然一新,增强了学校的内在素质和活力,提升了外部形象。全校师生勤勉好学、踏实奋进,向内求索,向外而行,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的飞跃。
近年来,盐湖区不断推进办学改革,在全区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强带弱、老带新”模式,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流动,形成“全域名校、全域优教”的教育格局。
盐湖区通过发展教育集团化办学这个平台,激发了办学活力,形成了教育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了教育的整体进步发展。教育集团化的融合让薄弱学校得以提升,优质学校实现扩容,集团校之间形成教研、学习共同体和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实实在在带来了校园环境、师资锻造、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全面优化。
盐湖区魏风小学教育集团主校区在短期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焕发出强大的办学活力,并示范引领其他集团校发展,目前正在向“有人性、有文化、有温度、有故事”的新型集团学校迈进。盐湖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合作、共享、共荣”为方针,以“主校引领、保留特色、取长补短”为合作宗旨,最终实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大美愿景。盐湖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红旗校区、盐湖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五洲观澜校区是“强校+弱校、名校+新校”的典型案例。
“在教育发展中,盐湖区积极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在集团办学模式的引领下,我们学校进一步改进办学路径,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质量,提升教师素养,把一所普通的学校打造成一所文化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运动校园、科技校园,让孩子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盐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盐湖区北街小学校长王竹洁说。
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盐湖区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安排,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对中心城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提质增优,从硬件到软件对各学校进行了质的提升,改善了教育教学的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让优质教育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带领下去玩趣味数字游戏,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又收获了知识。将趣味活动融入课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我觉得有趣又有收获。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玩得可有趣了。”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学生崔景萱说。
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来激活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学生们能够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学习的效率,唤醒和激发思维的活力,课堂上玩出“新花样”。在学校的趣味大课间活动中,以运动和趣味游戏为主,师生共同参与,让操场,甚至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趣玩的新天地……这是涑水联合双语学校落实“五育”并举、构筑全面育人体系的教育教学常态。
作为中心城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始终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形成了从“新技术、新课堂”到“新空间、新课程”再到“新生态、新教育”的螺旋递进式创新融合发展模式。
在盐湖区魏风小学的一次校园文化节上,四年级学生排练的节目《青鸟》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这是该校学生诵读社团的创新实践尝试,该节目的灵感源于阅读课上他们共读的童话故事《青鸟》。参加演出的学生李佳轩说:“我特别喜欢阅读课,《青鸟》表演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兴趣。”
在实践中,魏风小学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实施特色课程体系,培养出众多知书明理、淳朴向上的魏风少年。目前,在魏风小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得到精细落实,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成为最美的校园文化装扮,足球成了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墨海书香、诗韵树魂,丰富而独具特色的魏风文化已经形成。
魏风小学校长凌建红表示,让每一个魏风学子在教育的十亩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魏风人的责任和追求。学校紧紧围绕“打基础、重养成、强能力、提素养”的育人宗旨,构建小神龙课程体系,深耕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培养知书明理、淳朴向上的魏风少年。
盐湖区第十实验学校今年秋季开学在我市率先引进“智能校徽”校园系统,借助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创新范本。
作为新建学校,该校以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探索高效、智慧、温暖的教育管理之路,打造“数智育人、以体育人”特色品牌。构建“科技+教育”生态体系,打造更安全、高效、美好、个性化的智慧校园,助力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校长刘宝柱告诉记者,教育教学软硬件的同步提升,在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环境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们多层次、多样化、均衡化的教育需求,让学校在践行“五育”并举教学理念时有了依托,推动实现让学生在体验式场景中健康全面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盐湖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落实劳动教育,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们做的科学小实验,可以让水立刻成为气体。”“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制作的戏曲脸谱,传承传统文化。”“这是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航模,可以在空中飞翔、翻筋斗……”
在盐湖区大禹学校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园会上,参观的师生和家长们通过游戏闯关打卡的方式,体验盐湖区9所小学梦想沙龙带来的《艺术生活》《爱与梦想》等18门梦想课程,感受梦想课程的魅力。
梦想沙龙作为梦想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盐湖区创新探索,将梦想沙龙升级为教研沙龙,由13个沙龙统领全区教研活动,将梦想课教研延伸到全学科教研,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科全覆盖。通过这种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自实施梦想课程以来,盐湖区先后派出200余名中小学校长走出盐湖,到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校长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由规模发展到品质发展、由粗放发展到精细发展。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实践中,盐湖区委、区政府坚持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奋力推进,深耕梦想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盐湖区抢抓运城市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机遇,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引领下的新型课堂模式,通过课前沙龙式教研精心磨课,课中“名师+名校”精彩送课,课后综合评价精准诊断,促进高效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被评为运城市首届智慧教育成果汇报展评活动“区域成果特等奖”。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了破解区域内学校之间壁垒和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复制与共享难题,盐湖区教体局秉承以强带弱、以城扶乡、城乡结合、公民办结合的原则,打破校际壁垒,将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成“半亩塘”“研途芬芳”“扬帆远航”等13个教研沙龙,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学科全覆盖,每个教研沙龙结合兄弟学校特色和教学重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研活动,促进教研成果共创共享,重构开放式、网络化、共同协作、结伴成长教研新模式。
在师资力量建设上,盐湖区还大力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积极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带动作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同时,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创新实施首个城区级教育特殊津贴政策,打造各类科教研共同体,建成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教研共同体。这些共同体采取师带徒的形式,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为辖区各学校培育优秀青年教师,更好地满足了辖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均衡各学校的优质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在未来的发展中,盐湖教育人将立足“首善之区”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教育“十大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公办教育普惠工程,全面推动盐湖教育发展提质、提效、提速,推动教育不断发展,为我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盐湖”力量。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