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近日,温州市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这项政策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根据计划,到2027年,温州的中小学生每年将至少接受10课时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这意味着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素养的培养。那么,温州市将如何高质量普及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呢?
首先,计划明确了各学段的课程设置。初阶课程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而中阶课程则针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项目化拓展教育。高阶课程则为那些具备较强学科基础和跨学科思维的学生提供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这种分层推进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基础知识的普及,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温州市教育局还提出了教师培训的计划。到2027年,计划覆盖100%的学科教师进行人工智能相关培训,以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此外,温州市还将培养80位领航校长和500位学科领航教师,提升教育管理者的AI素养和应用能力。这些措施将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确保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竞争力。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温州市教育局计划迭代升级“温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集成教师备授课、课程资源、编程创作、AI训练等功能。这一平台将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温州市还将建立中小学生AI素养监测指标,将AI素养纳入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教育部门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进展,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市还将开展重实践的人工智能素养测评,评估学生对AI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这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为家长提供孩子在这一领域的成长反馈。
总的来说,温州市的“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为孩子们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他们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们也应积极关注孩子的人工智能学习,助力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